清明踏春丨万物清明时,奋进正当时

2025-04-04
5

一、清明的由来

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,源于上古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时间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。
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节日,人们通过祭祖、扫墓缅怀先人,传承慎终追远精神。清明兼具自然节气与传统节日双重属性,承载着独特文化记忆,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。

二、清明活动

(一)郊游踏青

清明节踏青历史悠久,源自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。清明时节,大地春和景明,万物生机勃勃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人们走出家门,投身自然,赏景、漫步、嬉戏,在享受春光的同时,也借此亲近自然、舒展身心,传承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 。

1.jpg


(二)清明插柳

黄河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、在屋檐下挂柳、妇女头上簪柳、男子身上佩柳、儿童吹柳管、墓前插柳挂纸钱。

2.jpg


(三)品尝青团

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。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,正因为如此,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。

三、诗词赏析

《清明日》

【唐】温庭筠

清娥画扇中,春树郁金红。

出犯繁花露,归穿弱柳风。

马骄偏避幰,鸡骇乍开笼。

柘弹何人发,黄鹂隔故宫。

清明踏青的习俗始于唐,盛于宋。蝴蝶飞舞,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,人们结伴踏青。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,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。



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